上海將實行國際船舶登記制度
2013-10-16 08:11:33 來源:東方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據《新聞晨報》報道,上海海事局局長徐國毅昨天透露,中國(上海)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后,上海要實行國際船舶登記制度,探索便捷的船舶登記程序。
同一天,洋山港主航道正式實行雙向通航,助力自貿區“擴容增效”,對于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
船舶登記“先照后證”
徐國毅介紹說,自貿試驗區掛牌后,上海要實行國際船舶登記制度,要探索便捷的船舶登記程序。“主要是對國際船舶給予更多的政策,這個政策原先在保稅區登記時曾實施,但現在更為開放,要求以‘中國洋山港’作為船籍港的船舶在很多方面可不受限制。比如,以前對船齡有規定的,超過船齡不得登記,現船齡給予放開。原五星旗船舶不可雇傭外國籍船員,但‘中國洋山港’船舶將可雇傭,雇傭后向上海海事局報備就可以了。”
“在辦事效率方面,上海海事局將參照自貿試驗區要求的政策實施非常簡化的政策。比如原先的船舶登記要先提供一系列的證書、證明,然后我們發放相關執照,但現在將參照‘先照后證’的原則,只要提供擔保,我們就先發放執照,然后,船方提供相應的證書。”徐國毅舉例說,“以一條巴拿馬船為例,如果要轉籍,巴拿馬注銷要7天時間,我們平時登記按照工作日要7天時間,總共要14天時間,而1條船停1天,損失很大,14天下來,損失更大。現按照國際船舶登記程序,只要船方提供擔保、提交在巴拿馬提交注銷的申請,我們就發放執照,然后,船方再把巴拿馬注銷證書等在規定時間提交即可。據測算,一般性辦證時間是1個工作日,如果復雜的,最多2個工作日,節約了我們船舶辦理登記的時間。”
雙向通航提高效率
據介紹,2012年洋山深水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415萬TEU(標箱),超過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設計標準的52%,洋山港現有的通航資源已無法滿足港口生產發展的需要。
為此,昨日起,洋山港區深水港主航道正式實行雙向通航,這對于提升洋山深水港區的通航條件、對于完善口岸環境、降低口岸成本,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船公司,對于加快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與自貿試驗區建設,具有重要意義。